肠道菌群,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陌生?别急,你每天都在与它们打交道。今天,就让我带你走进这个神秘的微生物世界,了解肠道菌群的作用、如何维护肠道健康,以及如何通过调整肠道菌群来改善生活质量。
1. 肠道菌群的定义
肠道菌群,顾名思义,就是居住在我们肠道中的各种微生物。它们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种类繁多,数量庞大。据统计,人体肠道中的微生物种类可达1000多种,数量约为100万亿个。
2. 肠道菌群的作用
(1)维持肠道屏障功能:肠道菌群可以帮助我们抵御病原菌的入侵,防止有害物质进入血液循环。
(2)促进营养吸收:肠道菌群可以分解食物中的复杂成分,将其转化为人体可吸收的营养物质。
(3)调节免疫系统:肠道菌群可以影响免疫细胞的发育和功能,提高人体免疫力。
(4)参与代谢调节:肠道菌群可以参与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代谢过程。
1. 均衡饮食
(1)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物:这些食物富含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增加肠道有益菌的数量。
(2)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也是肠道有益菌的食物来源。
(3)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这些食物容易导致肠道菌群失衡。
2. 增加运动
运动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有助于肠道菌群的生长和繁殖。
3. 保持良好的心态
压力、焦虑等负面情绪会影响肠道菌群的平衡,导致肠道健康受损。
1. 益生菌
益生菌是一种有益的微生物,可以帮助我们调节肠道菌群。常见的益生菌有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等。
2. 益生元
益生元是一种能够被肠道有益菌利用的碳水化合物,可以促进肠道有益菌的生长和繁殖。
3. 饮食调整
(1)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增加肠道有益菌的数量。
(2)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这些食物容易导致肠道菌群失衡。
4. 适当补充益生菌和益生元
市面上有很多益生菌和益生元产品,如酸奶、益生菌饮料、益生元补充剂等。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以下是一些例子:
1. 慢性肠道疾病
如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等。
2. 代谢性疾病
如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
3. 心血管疾病
如冠心病、心肌梗死等。
4. 精神疾病
如抑郁症、焦虑症等。
肠道菌群是人体健康的“隐形守护者”,维护肠道健康对我们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通过调整肠道菌群,我们可以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提高生活质量。从现在开始,让我们一起关注肠道健康,为健康生活加分吧!
| 食物 | 肠道菌群作用 |
|---|---|
| 蔬菜、水果 | 促进肠道蠕动,增加肠道有益菌数量 |
| 全谷物 | 增加膳食纤维,促进肠道蠕动 |
| 优质蛋白质 | 促进肠道有益菌的生长和繁殖 |
| 高糖、高脂肪食物 | 导致肠道菌群失衡 |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关注肠道健康,拥抱美好生活!
肠道菌群分两种,一种是有害菌,一种是有益菌。
肠道菌群失调,如果是有益菌占上风,那挺好的,吃嘛嘛香。如果有害菌占上风,那么会面临各种肠道疾病,甚至诱发其他疾病。
健康的肠道菌群肯定是有益菌占上风。
肠道有益菌以双歧杆菌为主,肠道菌群失调多半是双歧杆菌减少,如果只是单纯的口服双歧杆菌活菌,可能无法很好的改善肠道菌群。只有从肠道整体环境去调节,促进双歧杆菌繁殖,才能从根本上调节肠道菌群失调。
可以多吃一些有益双歧杆菌繁殖的食物,比如谷类、海草等含有丰富食物纤维的食物。当然还有一种神奇的食品,魔芋。也可以通过吃一些促进双歧杆菌繁殖的益生元,如魔芋低聚甘露糖,低聚果糖等。
人体是一个巨大的微生物库。这些微生物主要分布在人体胃肠道、皮肤、生殖器官、口腔、鼻子和喉咙中。它们的体重超过1.27公斤,其中肠道微生物约占总体重的80%,重量为1公斤。健康人的肠道中存在多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它们统称为肠道微生物。我们通常所说的肠道菌群是指寄生在肠道内的细菌。
肠道细菌的数量超过100万亿,有1000多种。它们大致可分为三类:有益细菌、有害细菌和中性细菌。健康个体的肠道菌群按一定比例结合,细菌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维持一定数量和比例的生态平衡。一旦人体内外环境发生变化,导致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如老年人、体弱者、危重患者、免疫抑制治疗、放疗和化疗患者,尤其是长期使用抗生素的患者,肠道内的有益细菌受到抑制,致病菌生长,导致菌群失调,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如腹痛和腹泻,我们称之为菌群失调。
目前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失调与许多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如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炎症性肠病IBD、肠易激综合征IBS、结直肠癌以及自闭症等心理和精神疾病。临床上,肠道菌群紊乱的表现为发热、水样大便或粘液脓性血便、腹胀和腹痛。在使用抗生素后,病情会有所改善,然后恶化,这是一个重要特征。目前常见的菌群失调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艰难梭菌肠炎、真菌性肠炎等。根据病史、体征和临床表现,结合肠道细菌定性定量检测和结肠镜检查,可作出诊断。那么肠道菌群失衡是如何发生的呢?总之,它与患者的年龄、饮食、药物、个体差异和免疫功能有关。年龄是影响肠道菌群组成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肠道菌群组成发生显著变化。
人体的健康与我们的脾胃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医言:脾胃乃后天之本,然过去的养生,只重视脾和胃,而忽略了脾胃当中重要的环节——肠道菌群。人体中大概寄生有数百万亿个细菌,这些细菌多数以菌落的形式寄生在我们的胃肠道中,该数量是人体细胞总数的十余倍。据统计肠道菌群有几百种不同的细菌,其中99%以上为厌氧菌,但在盲肠中耗氧菌的密度是最高的。研究发现,肠道内这些重达两公斤左右的菌群,复合有所有人类基因组的元素,而这些基因组的基因表达数目是人体基因的百倍以上。肠道菌群与人的饮食、营养状态、环境变化、疾病、用药以及生活环境彼此相关,与人类互惠共生,把人和肠道变成一个联合体,因而被看作是宿主的一个重要器官。国际上对肠道菌群的研究非常重视,最近有两项大型的国际计划,一个是人类微生物组计划,另一个是人类肠道宏基因组计划。其目的就是研究人体微生物与人体健康的相关性。从研究角度而言,肠道菌群主要通过以下五个方面影响人体的健康: 1.肠道菌群可以产生一些必要的维生素和营养元素,如维生素K、维生素B12、叶酸和维生素B7等,通过他们给人体提供一些营养。 2.肠道菌群能够产生一些***人体免疫应答的生物活性物质来调节人的生理功能。如产生***的胆汁酸,帮助人体消化脂肪。 3.肠道菌群能产生与宿主代谢有关的具有药理活性的信号分子,如肠道菌群可以产生使人体膳食纤维发酵为短链脂肪酸这一类的信号分子,协同GX蛋白偶联受体共同影响脂肪细胞和外周靶器官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调节宿主的能量代谢,同时肠道菌群也能帮助肠道组织屏障功能得以建立、维护和稳定。 4.肠道菌群能和外源性的菌群产生竞争,利用阻抗外源性菌群的繁殖以达到人体内部菌群稳定的作用。 5.肠道菌群还被发现可通过环境的改变产生一种互动,例如肠道低温时可以改变一些哺乳动物肠道内菌群的组成,而菌群的改变呢,对动物体的脂肪燃烧、糖代谢、减肥都起到很大的作用。再如间歇性的断食可以让肠道菌群的品种和数量出现很大的变化,改善肠道菌群对糖代谢的速度,减轻人的体重,尤其能让中老年人前期的体重增加明显的下降。通过本期文章我们可以知道肠道菌群并不是简单的与人体宿主之间的寄生关系,而是通过自身的生化和生理反应来维护我们人体的健康。下一期,将告诉大家生病之后,肠道菌群会发生什么样的改变。大家好,我是高翔医生,希望我在这里分享的所学所知可以为大家的健康提供帮助。请大家持续关注我的公众号【医道手电】,我会每周为大家分享一些健康知识。如有疑问,欢迎大家在后台留言!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