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脂肪肝(怎么消除脂肪肝的最好方法)

健康知识 (7) 2025-11-07 00:34:16

脂肪肝,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陌生?但你知道吗,它可是现代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健康问题。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让你对脂肪肝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什么是脂肪肝?

脂肪肝,顾名思义,就是肝脏内脂肪堆积过多。正常情况下,肝脏内脂肪含量约占肝脏总重的3%-5%,而当脂肪含量超过5%时,就被称为脂肪肝。

脂肪肝的成因

脂肪肝的成因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

原因 描述
长期饮酒 饮酒过多会导致肝脏损伤,使肝脏无法正常代谢脂肪,从而引发脂肪肝。
肥胖 肥胖者体内脂肪过多,容易导致肝脏脂肪堆积。
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体内血糖水平过高,容易导致肝脏脂肪堆积。
高血脂 高血脂患者血液中脂肪含量过高,容易导致肝脏脂肪堆积。
不良饮食习惯 长期摄入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容易导致肝脏脂肪堆积。

脂肪肝的症状

脂肪肝在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加重,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

  • 乏力、食欲不振:肝脏功能受损,导致身体能量供应不足。
  • 右上腹疼痛:肝脏增大,压迫周围器官,导致疼痛。
  • 恶心、呕吐:肝脏功能受损,导致消化不良。
  • 黄疸:肝脏功能受损,导致胆红素代谢异常。

脂肪肝的危害

脂肪肝不仅会影响肝脏功能,还可能引发以下并发症:

  • 肝硬化:长期脂肪肝可能导致肝硬化,甚至肝癌。
  • 糖尿病:脂肪肝与糖尿病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容易相互影响。
  • 心血管疾病:脂肪肝患者更容易患上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

如何预防脂肪肝?

预防脂肪肝,关键在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 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的体重,避免肥胖。
  • 合理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
  • 适量运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
  • 戒烟限酒:戒烟限酒,减少肝脏负担。

总结

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但只要我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就能有效预防。如果你已经患有脂肪肝,也要积极治疗,避免病情恶化。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脂肪肝,保护你的健康。

注意:本文仅供参考,具体病情请咨询专业医生。

什么是脂肪肝

脂肪肝(fatty liver)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病理改变,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脂肪性肝病正严重威胁国人的健康,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发病率在不断升高,且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正常人肝组织中含有少量的脂肪,如甘油三酯、磷脂、糖脂和胆固醇等,其重量约为肝重量的3%~5%,如果肝内脂肪蓄积太多,超过肝重量的5%或在组织学上肝细胞50%以上有脂肪变性时,就可称为脂肪肝。其临床表现轻者无症状,重者病情凶猛。一般而言,脂肪肝属可逆性疾病,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常可恢复正常。

二病因

肝脏是机体脂质代谢的中心器官,肝内脂肪主要来源于食物和外周脂肪组织,导致脂质在肝细胞内沉积的代谢异常机制并没有完全明确,目前认为脂肪肝的形成与以下因素有关。

1.肥胖

肝内脂肪堆积的程度与体重成正比。30%~50%的肥胖症合并脂肪肝,重度肥胖者脂肪肝病变率高达61%~94%。肥胖人体重得到控制后,其脂肪浸润亦减少或消失。

2.酒精

长期嗜酒者肝穿刺活检,75%~95%有脂肪浸润。还有人观察,每天饮酒超过80~160克则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率增长5~25倍。

3.快速减肥

禁食、过分节食或其他快速减轻体重的措施可引起脂肪分解短期内大量增加,消耗肝内谷胱甘肽(GSH),使肝内丙二醛和脂质过氧化物大量增加,损伤肝细胞,导致脂肪肝。

4.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导致蛋白质缺乏是引起脂肪肝的重要原因,多见于摄食不足或消化障碍,不能合成载脂蛋白,以致甘油三酯积存肝内,形成脂肪肝。

5.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中约50%可发生脂肪肝,其中以成年患者为多。因为成年后患糖尿病者有50%~80%是肥胖者,其血浆胰岛素水平与血浆脂肪酸增高,脂肪肝变既与肥胖程度有关,又与进食脂肪或糖过多有关。

6.药物

某些药物或化学毒物通过抑制蛋白质的合成而致脂肪肝,如四环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嘌呤霉素、环已胺、吐根碱以及砷、铅、银、汞等。降脂药也可通过干扰脂蛋白的代谢而形成脂肪肝。

7.妊娠

多在第一胎妊娠34~40周时发病,病情严重,预后不佳,母婴死亡率分别达80%与70%。

8.其他

结核、细菌性肺炎及败血症等感染时也可发生脂肪肝,病毒性肝炎患者若过分限制活动,加上摄入高糖、高热量饮食,肝细胞脂肪易堆积;接受皮质激素治疗后,脂肪肝更容易发生。还有所谓胃肠外高营养性脂肪肝、中毒性脂肪肝、遗传性疾病引起的脂肪肝等。

三临床表现

脂肪肝一般分为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两大类。根据脂肪变性在肝脏累及的范围,又可分为轻、中、重三型,通常脂肪含量超过肝脏重量的5%~10%时被视为轻度脂肪肝,超过10%~25%为中度脂肪肝,超过25%为重度脂肪肝。

脂肪肝的临床表现多样,轻度脂肪肝多无临床症状,患者多于体检时偶然发现。疲乏感是脂肪肝患者最常见的自觉症状,但与组织学损伤的严重程度无相关性。中、重度脂肪肝有类似慢性肝炎的表现,可有食欲不振、疲倦乏力、恶心、呕吐、肝区或右上腹隐痛等。

当肝内脂肪沉积过多时,可使肝被膜膨胀、肝韧带牵拉,而引起右上腹剧烈疼痛或压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增多,误诊为急腹症而作剖腹手术。此外,脂肪肝患者也常有舌炎、口角炎、皮肤淤斑、四肢麻木、四肢感觉异常等末梢神经炎的改变。少数患者也可有消化道出血、牙龈出血、鼻衄等。重度脂肪肝患者可以有腹腔积液和下肢水肿、电解质紊乱如低钠、低钾血症等,脂肪肝表现多样,遇有诊断困难时,可做肝活检确诊。

四检查

1.体检

约30%~100%的患者存在肥胖,肝脏轻度肿大可有触痛,质地稍韧、边缘钝、表面光滑,少数患者可有脾肿大和肝掌。进展至肝硬化时,患者可出现黄疸、水肿、扑翼样震颤以及门脉高压体征。

2.实验室检查

轻度脂肪肝,肝功能基本正常。中、重度脂肪肝,表现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轻中度升高,达正常上线的2~5倍。一般肥胖性脂肪肝ALT高于AST,反之,酒精性脂肪肝AST高于ALT。半数患者碱性磷酸酶(ALP)和γ-谷氨酰转肽酶(GGT)可升高2~3倍。80%以上患者血清胆碱酶升高。血清胆红素可异常。

3.B超

B超对脂肪肝的检出比较灵敏,主要依据肝血管的清晰度、超声衰减程度等对脂肪肝进行分级诊断,现已作为脂肪肝的首选诊断方法,并广泛用于人群脂肪肝发病率的流行病学调查。但B超不能确定肝功能受损的程度,也很难发现早期肝硬化。

4.CT和磁共振

CT平扫可见肝密度(CT值)普遍降低,低于脾脏、肾和肝内血管,严重脂肪肝CT值可变为负值,肝/脾CT值比值可用于衡量脂肪肝程度。CT诊断脂肪肝的敏感性低于B超,但特异性优于B超。

磁共振主要用于超声及CT检查诊断困难者,特别是局灶性脂肪肝难以与肝脏肿瘤鉴别时。

5.肝组织病理检查

能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进行临床病理分型。提倡在B超的引导下进行肝穿刺,以提高穿刺准确性,最大限度地减少肝脏损伤。镜下可见肝细胞脂肪浸润,脂肪球大者可将细胞核推向一边,整个肝细胞裂可形成脂肪囊肿。肝细胞坏死及炎症反应轻微或无。

五诊断

通过病史及辅助检查,不难诊断脂肪肝。可通过肝功能、血脂、B超、临床症状等综合判断脂肪肝的严重程度,如果怀疑病情发展到肝硬化阶段,还应检测“肝纤四项”等项目。

1.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诊断

(1)无饮酒史或饮酒折合乙醇量男性每周<140克,女性<70克。

(2)排除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病、全胃肠外营养、肝豆状核变性等可导致脂肪肝的特定疾病。

(3)除原发疾病临床表现外,有乏力、消化不良、肝区隐痛、肝脾肿大等非特异性症状及体征。

(4)可有超重/内脏性肥胖、空腹血糖增高、血脂紊乱、高血压等代谢综合征。

(5)血清转氨酶和谷氨酰转肽酶水平可由轻至中度增高,通常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为主。

(6)肝脏影像学表现符合弥漫性脂肪肝的影像学诊断标准。

(7)肝活检组织学改变符合脂肪性肝病的病理学诊断标准。

凡具备上述第1~5项和第6或第7项中任何一项者即可诊断为脂肪肝。

2.酒精性脂肪肝的诊断

长期大量饮酒是诊断酒精性脂肪肝的必备条件。一般饮酒史超过5年,折合乙醇量男性≥40g/d,女性≥20g/d,或2周内有大量饮酒史,折合乙醇量>80g/d。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肝脏B超或CT检查有典型表现,可作出诊断。

六并发症

脂肪肝可以是一个独立的疾病也可以是某些全身性疾病的并发表现:

1.常并发有酒精中毒的其他表现

如酒精依赖、胰腺炎、周围神经炎、贫血舌炎、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等。

2.营养过剩型脂肪肝可并发的疾病

如肥胖症、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痛风、胆石症等。

3.营养不良性脂肪肝常与慢性消耗性疾病并存

如结核病、溃疡性结肠炎等。

4.妊娠急性脂肪肝

常并发有肾功能衰竭、低血糖、胰腺炎、败血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

5.重症脂肪肝患者可进展为肝硬化

可以有腹腔积液和下肢水肿,其他还可有蜘蛛痣;男性乳房发育、睾丸萎缩、阳痿;女子有闭经、不孕等。

七治疗

1.一般治疗

(1)找出病因有的放矢采取措施。如长期大量饮酒者应戒酒。营养过剩、肥胖者应严格控制饮食,使体重恢复正常。有脂肪肝的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有效地控制血糖。营养不良性脂肪肝患者应适当增加营养,特别是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总之,去除病因才有利于治愈脂肪肝。

(2)调整饮食结构提倡高蛋白质、高维生素、低糖、低脂肪饮食。不吃或少吃动物性脂肪、甜食(包括含糖饮料)。多吃青菜、水果和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以及高蛋白质的瘦肉、河鱼、豆制品等,不吃零食,睡前不加餐。

(3)适当增加运动促进体内脂肪消耗。主要应选择有氧运动,比如慢跑、快走、骑自行车、上下楼梯、打羽毛球、跳绳和游泳等,以运动时脉搏为100~160次/分钟,持续20~30分钟,运动后疲劳感于20分钟内消失为宜。

(4)适当补硒能让肝脏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达到正常水平,对养肝护肝起到良好作用。

2.药物治疗

到目前为止,尚无防治脂肪肝的特效药物。西药常选用保护肝细胞、降脂药物及抗氧化剂等,如维生素B、C、E,卵磷脂、熊去氧胆酸、水飞蓟素、肌苷、辅酶A、还原型谷胱甘肽、牛磺酸、肉毒碱乳清酸盐、以及某些降脂药物等。也可用丹参、山楂、草决明、泽泻、柴胡汤、五苓散等中药治疗。

八预防

1.合理膳食

每日三餐膳食要调配合理,做到粗细搭配营养平衡,足量的蛋白质能清除肝内脂肪。禁酒戒烟,少吃过于油腻的食物,控制脂肪的摄入量,尤其要避免动物性脂肪的摄入。

2.适当运动

每天坚持体育锻炼,可视自己体质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如慢跑、打乒乓球、羽毛球等运动。要从小运动量开始循序渐进逐步达到适当的运动量,以加强体内脂肪的消耗。

3.慎用药物

任何药物进入体内都要经过肝脏解毒,在选用药物时更要慎重,谨防药物的毒副作用,特别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绝对不能用,避免进一步加重肝脏的损害。

4.保持心情开朗

不暴怒,少气恼,注意劳逸结合等也是相当重要的。

你知道什么是脂肪肝吗哪些人容易得脂肪肝呢

一、什么叫脂肪肝?脂肪肝,全名字叫做“脂肪性肝硬化”,就是指因为多种缘故导致的肝脏细胞内脂肪沉积太多的变病,是一种常用的肝脏病理学更改,并非一种单独的病症。身心健康群体肝脏的脂肪成分约占肝脏净重的5%,当肝脏脂肪重量超出肝脏净重的5%便是脂肪肝了,超出15%是轻中度脂肪肝,超出30%属中重度脂肪肝。

脂肪肝虽是交叉性变病,但假如脂肪肝危害了肝脏功能,不及早医治,单纯脂肪肝就会发展趋势为肝炎病症,长期性不断下来,发生肝脏肝纤维化。这类化学纤维堆积愈来愈多,很有可能进步为肝硬化腹水,乃至早期肝癌。

二、哪些人容易得脂肪肝?1.肥胖症的人

肥胖症是脂肪肝产生的首要缘故。当脂质化学物质太多时,肝内载脂蛋白不能融合所有的脂肪,剩下脂肪堆积在肝脏细胞内产生肥胖症性脂肪肝。肝内脂肪的沉积水平和重量成成正比,因此越胖越非常容易产生脂肪肝。

2.爱饮酒的人

长期性饮酒的人非常容易得了脂肪性肝炎脂肪肝,她们的肝脏都是有脂肪侵润。据数据分析,每日饮酒超出80~160克的人,脂肪性肝炎脂肪肝的发病率提高5~25倍。

3.糖尿病人

脂肪肝既与肥胖症水平相关,也与进餐脂类食材或含糖量食材太多相关。数据统计表明,糖尿病人大约58%的人可产生脂肪肝,尤其是成年人胖人。

4.缺乏营养的人

当进食不够、消化吸收阻碍等造成缺乏营养,造成身体内蛋白欠缺、肝脏不可以合拼载脂蛋白(运送脂肪的专用工具),非常容易使脂肪在肝内沉积。

5.快速减肥的人

因为蛋白质摄入不够,糖原摄取过多,导致肝脏蛋白质合成阻碍,造成营养成分由于缺乏脂肪肝。这是由于通常情况下肝脏内总是会有一些脂肪,这种脂肪要根据一种蛋白(载脂蛋白)运输出肝脏去。假如缺乏营养,身体内蛋清比较严重欠缺,肝脏内承担运输脂肪的蛋白就会显着降低,这将造成脂肪在肝脏内堆积,因此也会产生脂肪肝。

6.药品要素

肝脏肩负着溶解药品的功效,一些药品或有机化学有害物质如四环素、肾上腺生长激素、嘌呤霉素、环已胺、吐根碱及其砷、铅、银、汞等也会损害肝脏。特别注意的是,降血脂药也可影响蛋白的新陈代谢,长期性乱用也会提升药物性脂肪肝产生的概率。

什么是脂肪肝谁知道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如果不加以有效的控制的话,也是很严重的。应抓紧时间治疗。在治疗的基础上,生活中应注意合理饮食,忌酒、高胆固醇、过于油腻的食物,做适量的运动和保持心情舒畅,对脂肪肝的治疗有益。或者选择咁唯慷茶,可以清理肝上脂肪

1.不能吃动物内脏。动物内脏属高胆固醇食物,所以脂肪肝患者不宜食用猪肝、鸡肝以及其他类动物内脏。

2.不能吃猪肥肉。据有关资料显示-每100克猪肥肉中脂肪的含量高达90.8克,所以猪肥肉是一种富含高动物性脂肪的食物,因此脂肪肝患者应禁止食用或尽量少食猪肥肉。

3.不能吃蛋黄、蟹黄:蛋黄、蟹黄亦属高胆固醇食物,所以脂肪肝患者必须限制食用,特别是鸭蛋黄,其胆固醇含量可高达1522毫克。

注意:不能吃高脂类食物的。脂肪肝的治疗应以调整饮食为主,适量蛋白、低糖和低脂肪,平时饮食注意清淡,不可过饱,适量新鲜蔬菜和瓜果,限制热量的摄入,禁酒和戒烟。低脂低糖低盐饮食:选用脱脂牛奶,烹调时尽量选用植物油。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