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重,这项古老的运动,自古以来就深受人们的喜爱。它不仅是一项竞技体育项目,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在这里,我们将一起探讨举重的魅力,感受力量与毅力的完美结合。
一、举重的起源与发展
1. 起源
举重起源于古代,最初是为了满足战争和劳动的需要。据史料记载,我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举重的活动。当时,举重被称为“举石”,主要是为了选拔勇士和锻炼身体。
2. 发展
随着历史的发展,举重逐渐演变成一项竞技体育项目。公元前672年,古希腊举行了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举重被列为比赛项目。到了现代,举重已经成为世界性的体育竞赛项目,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
二、举重的魅力
1. 力量之美
举重是一项考验力量的运动。在比赛中,运动员需要举起超过自身体重的重物,这不仅需要强大的肌肉力量,还需要良好的技术。举重运动员的力量之美,让人叹为观止。
2. 毅力之坚
举重比赛过程中,运动员需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生理负荷。他们需要克服重重困难,才能完成比赛。这种毅力,让人敬佩。
3. 团结互助
举重是一项团队运动。在比赛中,运动员们相互鼓励、相互支持,共同为团队争光。这种团结互助的精神,令人感动。
三、举重运动的价值
1. 锻炼身体
举重运动可以锻炼全身肌肉,提高身体素质。以下是举重对身体锻炼的表格展示:
部位 | 锻炼效果 |
---|---|
肌肉 | 增强肌肉力量、耐力和弹性 |
骨骼 | 增强骨骼密度,预防骨质疏松 |
关节 | 增强关节稳定性,预防关节损伤 |
心肺 | 提高心肺功能,增强免疫力 |
2. 培养意志
举重运动需要运动员具备坚定的意志和毅力。在训练和比赛中,运动员需要克服困难,不断挑战自我。这种精神,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有积极的影响。
3. 增进友谊
举重运动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在比赛中,运动员们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这种友谊,让人倍感温暖。
四、举重运动的注意事项
1. 正确姿势
在进行举重训练时,要注重正确姿势,避免运动损伤。
2. 循序渐进
训练过程中,要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
3. 安全第一
在进行举重训练时,要确保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举重,这项充满力量与毅力的运动,让我们感受到了人类的潜能。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运动员们顽强拼搏的精神,也看到了举重运动的魅力。让我们共同为举重运动喝彩,为运动员们加油!
举重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是抓举和挺举。
1、抓举:员将杠铃平行地放在两小腿前,两手虎口相对撞杠,以一个连续动作把杠铃从举重台上举至两臂,在头顶完全伸直。
2、挺举:员以一个连续动作把杠铃从举重台上提至肩际,两腿平行伸直保持静止状态。先屈腿预蹲,接着用伸腿伸臂动作将杠铃举起至两臂完全伸直,两腿收回平行保持静止。
举重分为抓举和挺举两种。
1.抓举:在抓举比赛中,要求运动员将杠铃平行的放在两小腿前面,两手虎口相对撞杠,伸直双臂并用一次连续动作将杠铃举过头顶。
2.挺举:挺举比赛里,运动员以两个分解的动作把杠铃举过头顶。先将杠铃放置于身体重心的水平线上,屈腿预蹲,将杠铃提起,经过胸前将杠铃置于双肩之上,身体直立;然后是两手握杠,曲臂,下颌与杠平,把杠铃举过头顶,动作完成。运动员要等到裁判判定站稳之后才能算成绩有效。
男子举重原有8个级别是:56、62、69、77、85、94、105公斤级和105公斤以上级,于2018年由国际举联调整新的10个级别是55(非奥)、61、67、73、81、89(非奥)、96、102(非奥)、109公斤级和109公斤以上级共10个级别。女子举重原来7个级别是:48、53、58、63、69、75公斤级和75公斤以上级,新的10个级别也调整为:45(非奥)、49、55、59、64、71(非奥)、76、81(非奥)、87公斤级和87公斤以上级。男女6个非奥级别只在奥运会以外的赛事举行。
2021年男子十级别举重世界纪录:
1. 55公斤级别:挺举166公斤,总成绩294公斤,由朝鲜选手于2019年9月18日世界锦标赛创造。抓举依然是标准135公斤,无人打破。
2. 61公斤级别:抓举145公斤和总成绩318公斤由中国选手李发彬于2019年9月19日创造。挺举174公斤由印尼选手伊拉万创造。
3. 67公斤级别:抓举155公斤由中国选手黄闽豪于2019年7月6号世界杯赛创造,挺举188公斤由朝鲜选手朴正周于2019年9月20日世锦赛创造。总成绩339公斤由中国选手谌立军于2019年4月21日,亚锦赛创造。
4. 73公斤级别:抓举168公斤,挺举198公斤,总成绩364公斤,三项都由中国选手石智勇于2021年7月28日东京奥运会创造。
5. 81公斤级别:抓举175公斤,中国选手李大银于2021年4月21日亚锦赛创造。挺举207公斤,总成绩378公斤,由中国选手吕小军于2019年9月22创造。
6. 89公斤级别:抓举179公斤,挺举216公斤,总成绩387公斤,三项依然是标准,无人打破。
7. 96公斤级别:抓举186公斤,总成绩416公斤,由伊朗选手莫拉蒂·苏赫拉布于2018年11月7日世锦赛创造。挺举231公斤由中国选手田涛于2019年7月7日世界杯赛创造。
8. 102公斤级别:抓举191公斤,挺举231公斤,总成绩412公斤,依然是世界标准,无人能破。
9. 109公斤级别:抓举200公斤,由中国选手杨哲于2021年4月24日亚锦携配赛创造。挺举241公斤,由乌兹别克选手努鲁尼诺夫于2021年4月24日亚锦赛创造。总成绩435公斤,由亚美尼亚选手马特洛斯扬于2018年11月9日在世锦赛创造。
10. 109+公斤级别:抓举223公斤,挺举226公斤,总成绩488公斤,三项都有格鲁吉亚选手拉沙·塔拉哈德兹于2021年8月4日东京奥运会创造。
2021年女子十级别举重世界纪录:
1. 45公斤级别:抓举85公斤,挺举108公斤,总成绩191公斤。三项世界标准无人能破。
2. 49公斤级别:抓举96公斤,总成绩213公斤,都有中国选手侯志慧于2021年4月17日亚锦赛创造。挺举119公斤,由印度选手查努于亚锦赛创造。
3. 55公斤级别:抓举102公斤由中国选手黎雅君于世锦赛创造。挺举129公斤,总成绩229公斤,由中国选手廖秋云于2019年9月20日世锦赛创造。
4. 59公斤级别:抓举110公斤,挺举140公斤,总成绩247公斤,都有中国台北选手郭婞淳于亚锦赛和世锦赛创造。
5. 64公斤级别:抓举117公斤,挺举145公斤,总成绩261公斤,都由中国选手邓薇于世界杯赛和世锦赛创造。
6. 71公斤级别:抓举世界标准117公斤无人打破。挺举152公斤,总成绩267公斤,都由中国选手张旺丽于世锦赛创造。
7. 76公斤级别:抓举124公斤由朝鲜选手林正心于2019年世锦赛创造。挺举156公斤由中国选手张旺丽于2019年世界杯赛创造。总成绩278公斤,由朝鲜选手林正心于2019年亚锦赛创造。
8. 81公斤级别:抓举127公斤,挺举158公斤,总成绩283公斤,依然世界标准,无人打破。
9. 87公斤级别:抓举132公斤,挺举164公斤,总成绩294公斤,依然世界标准,无人打破。
10. 87+公斤级别:抓举148公斤,挺举187公斤,总成绩335公斤,由中国选手李雯雯于2021年4月25日亚锦赛创造。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