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阿斯巴甜,你可能会想到那无糖饮料中神秘的甜味来源。它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广泛应用于各种食品和饮料中。但你是否知道,这个看似无害的甜味剂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和争议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阿斯巴甜的神秘面纱,探寻它甜蜜背后的真相。
一、阿斯巴甜的发现与普及
1. 发现历程
阿斯巴甜的发现纯属偶然。1965年,美国化学家詹姆斯·斯图尔特在实验室里进行有机合成实验时,意外地发现了一种甜味物质。经过研究发现,这种物质就是阿斯巴甜。随后,阿斯巴甜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2. 普及过程
20世纪70年代,阿斯巴甜开始在美国上市。由于其具有低热量、低糖分的特性,很快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食品和饮料中。如今,阿斯巴甜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广泛使用的食品添加剂。
二、阿斯巴甜的成分与特性
1. 成分
阿斯巴甜由两种氨基酸——天冬氨酸和苯丙氨酸组成。这两种氨基酸在人体内可以自然合成,因此,阿斯巴甜被认为是一种相对安全的食品添加剂。
2. 特性
(1)低热量:阿斯巴甜的热量仅为蔗糖的1/200,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低热量食品和饮料中。
(2)甜度:阿斯巴甜的甜度约为蔗糖的200倍,只需少量即可达到理想的甜度。
(3)稳定性:阿斯巴甜在高温、酸性、碱性条件下相对稳定,不易分解。
三、阿斯巴甜的争议与风险
1. 争议
尽管阿斯巴甜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和饮料中,但其安全性仍存在争议。一些研究表明,阿斯巴甜可能导致头痛、过敏、神经系统疾病等不良反应。
2. 风险
(1)头痛:部分人群在摄入阿斯巴甜后会出现头痛、头晕等症状。
(2)过敏:极少数人群对阿斯巴甜过敏,可能出现皮疹、呼吸困难等症状。
(3)神经系统疾病:有研究表明,长期摄入高剂量的阿斯巴甜可能对神经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四、阿斯巴甜的适用人群与注意事项
1. 适用人群
(1)糖尿病患者:阿斯巴甜低热量、低糖分的特性使其成为糖尿病患者理想的食品添加剂。
(2)减肥人群:阿斯巴甜有助于控制体重,适合减肥人群食用。
2. 注意事项
(1)适量摄入:阿斯巴甜虽安全,但过量摄入仍可能对健康造成影响。
(2)过敏体质者:过敏体质者应避免食用含阿斯巴甜的食品。
(3)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在摄入阿斯巴甜时应谨慎。
五、阿斯巴甜的替代品
随着人们对阿斯巴甜安全性的担忧,越来越多的替代品涌现出来。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阿斯巴甜替代品:
替代品 | 特点 |
---|---|
赤藓糖醇 | 低热量、低血糖生成指数 |
木糖醇 | 低热量、不易导致血糖升高 |
甜叶菊提取物 | 低热量、天然甜味剂 |
阿斯巴甜作为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在满足人们对甜味需求的也引发了一系列争议。了解阿斯巴甜的成分、特性、争议和风险,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选择食品,保障自身健康。在享受阿斯巴甜带来的甜蜜时,也要关注其潜在风险,做到科学、理性地食用。
问题一:阿斯巴甜是什么?阿斯巴甜是一种人造甜味剂,经常被用于各类食品的加工中,比如我们经常喝的可乐中就有添加阿斯巴甜。
适量的阿斯巴甜是不会有危害的,算是比较安全可靠吧。由于不会产生热量,所以适合作糖尿病、肥胖症等病人用的甜味剂。我国的各类食品按生产需要量弧许适当添加这种甜味剂,不过用量要严格控制。
吃多了还是会有危害的,具体有什么危害可以看这里:baike.baidu/view/194006?fr=ala0_1_1
问题二:阿斯巴甜是什么阿斯巴甜(C14H18N2O5,Mr=294.30),是一种非碳水化合物类的人造甜味剂。别名为阿斯巴甜、阿斯巴坦、APM、Canderel等。国际编码:E951。熔点:248-250℃。折射率:14.5°。
阿司帕坦为中国药典收载品种。见《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第1199页。阿司帕坦也收载于美国药典和欧洲药典。
中文名称:阿斯巴甜
英文名称:Aspartame中文别名:阿司帕坦、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甜味素
学名:N-α-L-天冬氨酞-L-苯丙1-氨酸甲酯
英文别名:Nutrasweet
英文学名:L-Aspartyl-L-phenylalanine methyl ester
英文缩写:APM
CAS号:22839-47-0
MDL号:MFCD00002724
EINECS号:245-261-3
RTECS号:WM3407000
BRN号:2223850
PubChem号:24890947
InChI:1S/C14H18N2O5/c1-21-14(20)11(7-9-5-3-2-4-6-9)16-13(19)10(15)8-12(17)18/h2-6,10-11H,7-8,15H2,1H3,(H,16,19)(H,17,18)
分享百科名片:
概述
产生
准确结构
阿司帕坦由L-苯丙氨酸(或L-甲基苯丙氨酸酯)与L-天冬氨酸以化学或酶催化反应制得。前者产生有甜味的α-阿司帕坦和无甜味的β-阿司帕坦,要将α-阿司帕坦和β-阿司帕坦分离,并经纯化。酶促过程只产生α-阿司帕坦。
阿司帕坦的分子式为C14H18N2O5,国外商品名称为Nutrasweet、EqualTablets,又称甜味素、蛋白糖、天冬甜母、天冬甜精、天苯糖等。常温下,为白色结晶性的粉末。在日本以“アスパルテ`ム”名称销售。因阿斯巴甜甜味高和热量低,主要添加于饮料、维他命含片或口香糖代替糖的使用。许多糖尿病患者、减肥人士都以阿斯巴甜做为糖的代用品。但因高温会使其分解而失去甜味,所以阿斯巴甜不适合用于烹煮和热饮。
问题三:食品添加剂阿斯巴甜是什么阿斯巴甜(C14H18N2O5,Mr=294.30),是一种非碳水化合物类的人造甜味剂。别名为阿斯巴甜、阿斯巴坦、APM、Canderel等。国际编码:E951。熔点:248-250℃。折射率:14.5°。阿司帕坦为中国药典收载品种。见《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第1199页。阿司帕坦也收载于美国药典和欧洲药典。中文名称:阿斯巴甜英文名称:Aspartame中文别名:阿司帕坦、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甜味素学名:N-α-L-天冬氨酞-L-苯丙1-氨酸甲酯英文别名:Nutrasweet英文学名:L-Aspartyl-L-phenylalanine methyl ester英文缩写:APM CAS号:22839-47-0 MDL号:MFCD00002724 EINECS号:245-261-3 RTECS号:WM3407000 BRN号:2223850 PubChem号:24890947 InChI:1S/C14H18N2O5/c1-21-14(20)11(7-9-5-3-2-4-6-9)16-13(19)10(15)8-12(17)18/h2-6,10-11H,7-8,15H2,1H3,(H,16,19)(H,17,18)分享百科名片:概述产生准确结构阿司帕坦由L-苯丙氨酸(或L-甲基苯丙氨酸酯)与L-天冬氨酸以化学或酶催化反应制得。前者产生有甜味的α-阿司帕坦和无甜味的β-阿司帕坦,要将α-阿司帕坦和β-阿司帕坦分离,并经纯化。酶促过程只产生α-阿司帕坦。阿司帕坦的分子式为C14H18N2O5,国外商品名称为Nutrasweet、EqualTablets,又称甜味素、蛋白糖、天冬甜母、天冬甜精、天苯糖等。常温下,为白色结晶性的粉末。在日本以“アスパルテ`ム”名称销售。因阿斯巴甜甜味高和热量低,主要添加于饮料、维他命含片或口香糖代替糖的使用。许多糖尿病患者、减肥人士都以阿斯巴甜做为糖的代用品。但因高温会使其分解而失去甜味,所以阿斯巴甜不适合用于烹煮和热饮。
问题四:阿斯巴甜是什么东西阿斯巴甜是译名,是一种代糖、人造甜味剂。
阿斯巴甜由工厂化学方式制造而成,常温下呈现乙白色的结晶粉末。与一般传统的糖(主要来自甘蔗提取出来的蔗糖)比较起来,阿斯巴甜带给人的口感更甜,因此常添加在口香糖、饮料、或其它药片之中。因此阿斯巴糖所含的热量较传统的糖更低,在西方流行减肥风气的社会里,阿斯巴甜可以用来标榜它不易造成肥胖、却又能同时让食品带有甜味的口感特性。
至於阿斯巴甜对人体健康与致癌的影响,目前尚未有确切实验证明其相关性,美国食物药物管理局并未对阿巴甜这类代糖规定食品添加的剂量,基本上是认定阿斯巴甜对人体健康没有危害的。但与健康相关的争议,目前仍在持续进行中
问题五:阿斯巴甜的害处是什么?阿斯巴甜,别名阿司帕坦、阿斯巴坦、代糖,食品添加剂国际编码:E951,化学名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是一种非碳水化合物类的人造甜味剂。由L-苯丙氨酸先与甲醇酯化后再和L-天冬氨酸缩合酰胺化产生。它首先与1965成功合成并申请专利,1992年专利到期。常温下为白色结晶性的粉末。因阿斯巴甜甜味高和热量低,主要添加于饮料、维他命含片或口香糖代替糖的使用。许多糖尿病患者、减肥人士都以阿斯巴甜做为糖的代用品。
当FDA于1974年批准阿斯巴甜在食品中的添加后,其安全性在政治和医疗上一再产生争议[2][3][4]一份2007年的医疗审查结论是:“现有的科学证据表明,在目前的消费水平下,阿斯巴甜作为一个非营养性甜味剂是安全的[5]。然而,由于其分解产物包括苯丙氨酸,患遗传性疾病的人苯丙酮尿症(PKU)必须避免阿斯巴甜。
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问题六:食品中的阿斯巴甜是什么东西?反正是甜的东西。。。并且能让小朋友喜欢。。。呵呵
这两种甜味剂的区别如下:
1、来源不同:阿司帕坦是人工合成的甜味剂,阿斯巴甜是天然存在的甜味剂。
2、安全性不同:阿司帕坦安全性高:阿斯巴甜安全性较低。
3、溶解度不同:阿司帕坦在水中的溶解度较低,阿斯巴甜在水中的溶解度较高。
4、甜度不同:阿司帕坦的甜度为蔗糖的200倍,阿斯巴甜的甜度为蔗糖的180倍。
阿斯巴甜是一种添加剂,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
阿斯巴甜,学名为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是一种重要的甜味剂。其被广泛应用于药剂加工和食品加工中,安全性非常重要。虽然市场上部分甜味剂已由阿斯巴甜更换成果葡糖浆等安全性相对较高的甜味剂,但其应用仍十分广泛,尤其过量使用,可能会影响人们的生命安全。
阿斯巴甜学名为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化学式为C14H18N2O5,在室温下以白色粉末的状态存在,是一种天然功能性低聚糖,甜度高、不易潮解、不致龋齿,糖尿病患者可食用。阿斯巴甜因其热量极低,又具有较高的甜度,可添加于饮料、药制品或无糖口香糖中作为糖替代品。
阿斯巴甜的甜味特性
1、甜度
阿斯巴甜具有清爽、类似蔗糖一样的甜感,它没有人工甜味剂通常具有的苦涩味或金属后味,这是它的一个很重要的优点。
2、风味增强特性
阿斯巴甜对某些食品饮料风味具有增效作用,特别是对酸型水果风味。感观评定认为,它对天然香料的增效作用要比对合成香料好。应用在某些食品上,这种风味增效特性可使阿斯巴甜的使用量减少,还可满足口香糖之类产品的某些特殊需要。
3、协同增效作用
阿斯巴甜可与强力甜味剂或碳水化合物型甜味剂混合使用,这就进一步扩大了它的应用范围。当阿斯巴甜与碳水化合物型甜味剂(如蔗糖、果糖或葡萄糖)混合时,产品能量下降不少而甜味却没有变化。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阿斯巴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