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而体重管理是健康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脂肪测量成为了许多人关注的焦点。脂肪测量究竟是什么?如何进行脂肪测量?又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科学管理体重呢?接下来,我们就来一一揭晓。
脂肪测量,顾名思义,就是测量人体内脂肪含量的过程。人体内的脂肪分为两种: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皮下脂肪位于皮肤下方,对体温调节、缓冲外界冲击等具有重要作用;内脏脂肪则位于器官周围,过多堆积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风险。
目前,脂肪测量的方法有很多种,以下列举几种常见的:
| 方法 | 原理 | 优点 | 缺点 |
|---|---|---|---|
| 皮肤褶皱厚度法 | 通过测量皮肤褶皱厚度,结合公式计算脂肪含量 | 操作简单,成本低 | 测量误差较大,受个体差异影响较大 |
| 生物电阻抗分析 | 利用生物电阻抗原理,测量人体内水分和脂肪的比例 | 操作简单,速度快,可连续测量 | 测量误差较大,受个体差异影响较大 |
| 双能X射线吸收法 | 利用X射线穿透人体,根据吸收程度计算脂肪含量 | 准确度高,可区分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 | 设备昂贵,操作复杂 |
| 超声波法 | 利用超声波在人体内传播,根据传播速度和衰减程度计算脂肪含量 | 操作简单,无辐射,可实时观察脂肪分布 | 准确度受操作者经验影响较大 |
| 肌电图法 | 通过测量肌肉电活动,判断肌肉脂肪含量 | 操作简单,无创,可实时观察肌肉脂肪含量变化 | 准确度受个体差异影响较大 |
| 核磁共振成像法 | 利用核磁共振技术,对人体进行三维成像,分析脂肪分布 | 准确度高,可实时观察脂肪分布 | 设备昂贵,操作复杂,受磁场影响 |
1. 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根据个人需求和条件,选择合适的脂肪测量方法。
2. 测量前准备: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影响测量结果;测量前避免剧烈运动,保持身体放松。
3. 测量过程:按照操作步骤进行测量,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4. 数据分析:将测量结果与正常范围进行比较,了解自身脂肪含量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1. 合理膳食:控制热量摄入,增加膳食纤维,保持营养均衡。
2. 规律运动: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相结合,提高新陈代谢,增加肌肉量。
3. 充足睡眠:保证每天7-8小时的睡眠,有助于调节内分泌,促进脂肪代谢。
4. 心态调整: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和压力。
脂肪测量是科学管理体重的重要手段,通过了解自身脂肪含量,我们可以更好地调整饮食和运动,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希望本文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脂肪测量,从而实现体重管理的目标。
下面是几个国际上使用的脂肪含量的测定。
1.水下称重测量法 Hydrodensitometry Weighing(Underwater Weighing)
是一种利用测定人体的排水量、人体瘦体重的密度和脂肪组织的密度来计算出体内脂肪重量,进而计算出体内脂肪含量百分比的方法。这种方法误差小、精度高,但是需要专门的测试空间和工具,且操作步骤较多,只适合试验室测试,不适合大众自我测试。水下称重法的原理也十分简单:人体脂肪的比重大约是0.8公斤/升,脂肪外其他组织的平均比重大约是1.0公斤/升。称量人体在空气中的重量、在水中吸饱气时的重量、在水中尽力呼完气后的重量就可以通过简单的计算求出人体脂肪的总重量了。
2.皮脂钳测量法 Calipers(Anthropometry- Skinfold Measurements)
是一种利用测定人体多点皮下脂肪厚度来计算体内脂肪含量百分比的方法。这种方法与计算过程所使用的人体模型十分有关,欧美人体模型的数据不能在亚洲使用,日本人的模型也不能很好地计算中国人的数据。由于这一方法操作简便,对空间场所几乎没有要求,所以近几十年很多国家曾普遍采用过。
3.双能 X线吸收测量法 DEXA(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是一种利用身体不同组织(矿物质、瘦身体、脂肪)对x光吸收率不同的原理来测量体内脂肪含量的方法。测试中采用小步距对两个低辐射源同步检测。这种方法是相对较新的方法,精度较高,但测试费用昂贵,测试时间长(每人10—20分钟),只能供高级实验室使用,无法在实验外进行。
4.近红外线测量法 NIR(Near Infrared Interactance)
是一种利用近红外线对人体不同组织穿透反射程度不同的原理来测量体内脂肪含量的方法。测试多采用测量人体肱二头肌做为主要测试部位,将测试数据代入含有身高、体重、体形、活动量水平的方程就可计算出受试者体内脂肪含量的百分比。这一方法已经较为普遍地在实验室外得到应用,原因是此法所需仪器便宜,测度步骤简单。但由于每次探头对身体组织的压迫力不同,对同一受试者所测量出的数据往往也不一样,因此这种方法的测试精度较差。
5.核磁共振成像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
是一种基于X光,利用人体组织细胞在磁场作用下被“激发”程度不同这一特性来测量体内脂肪含量的方法。一次测量大约需要30分钟,测量设备昂贵,虽然测试精度高,此法只适合在高级实验室使用。
6.瘦体导电测量法 Total Body Electrical Conductivity(TOBEC)
是一种基于人体(非脂肪)瘦体是良好电流导体的原理来测定身体瘦体重的方法。尽管此法精度较高,测试时间只需10秒,但由于测试仪器昂贵,应用范围限于高级实验室。
7.计算机控制〔X线〕断层扫描术 Computed Tomography
CT中的X射线管产生的一束环绕人体的x射线被探头所接受产生身体断面信息,计算机运用复杂的算法构建出人体内的组织影像。此法设备昂贵,人体又处于辐射中,因此此法只限于实验室应用。
8.排空气测量法 BOD POD(Air Displacement)
此法测量原理与水下称重法类同,是一种利用人体排出空气的体积来计算身体密度,进而计算出脂肪含量和比率的方法。在测试所需的20秒内,测试者坐在一个密封仓内,所排出空气的体积由连于计算机的传感器测出。此法所需设备昂贵,不便于在实验室外进行。
9.生物电阻测量法 BIA(Bioelectrical Impedance)
是一种利用人体瘦组织是良导体而脂肪是绝缘体的特性,通过不同的电极向人体发放电流,进而测量人体电阻,在将测试结果代入含有身高、体重、性别、年龄的方程来计算人体脂肪含量和比率的方法。
体脂率三种计算方法
1:体脂秤测量
挑选一个自己顺眼的体脂称,详细阅读使用说明。
2:按照体重计算法。
体脂率=1.2*bmi+0.23*年龄-5.4-10.8*性别
男为1,女为0。bmi=体重➗身高
3:用腰围体重计算法
用软尺测量自己腰部最细处,参数c=腰围*0.74,参数g=体重*0.082+34.89
身体脂肪总重量=c-g
体脂率=身体脂肪总重量➗体重*100%
成年女性的体脂率计算:
参数a=腰围(cm)×0.74
参数b=体重(kg)×0.082+34.89
体脂肪重量(kg)=a-b
体脂率=(身体脂肪总重量÷体重)×100%
成年男性的体脂率计算:
参数a=腰围(cm)×0.74
参数b=体重(kg)×0.082+44.74
体脂肪重量(kg)=a-b
体脂率=(身体脂肪总重量÷体重)×100%
BMI的计算公式:
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
EX:70kg÷(1.75×1.75)=22.86
BMI指数(即身体质量指数,简称体质指数又称体重,简称BMI)
测定皮下脂肪通常采用皮脂厚度计来测量,测定部位选择:
(1)上臂部——左上臂肩峰至桡骨头连线之中点,即肱三头肌肌腹部位;
(2)背部——左肩胛角下方;
(3)腹部——右腹部脐旁1厘米。
此外,有时还要测量颈部、胸部、大腿前后侧和小腿腓肠肌部位。应当指出,用皮脂计所测的皮下脂肪厚度是皮肤和皮下脂肪组织双倍的和。
拓展资料:
皮下脂肪是贮存于皮下的脂肪组织,在真皮层以下,筋膜层以上。与贮存于腹腔的内脏脂肪组织和存在于骨髓的黄色脂肪组织对应,共同组成人体的脂肪组织。
皮脂就是贮存于皮下的脂肪组织,人体的脂肪大约有2/3贮存在皮下组织。通过测量皮下脂肪的厚度,不仅可以了解皮下脂肪的厚度,判断人体的肥瘦情况,而且还可以用所测的皮脂厚度推测全身脂肪的数量,评价人身组成的比例。
皮下脂肪主要的作用有绝热和贮存。皮下脂肪是人体储存‘余粮’的主要场所。在冬眠的哺乳动物中,皮下脂肪几乎提供过冬的全部能量;长途迁徙的鸟类也由皮下脂肪提供大部分能量供应。
因为人类身体缺少毛发,所以脂肪的保暖作用对早期人类相当重要。有说法寒冷刺激脂肪组织的生成,在寒冷地区长期生活发展的人种皮下脂肪也更易堆积。
此外女性的皮下脂肪普遍多于男性,并且在分布上有所差异。雌性荷尔蒙会促进皮下脂肪的发育,其功能包括供能,促进发育和性选择。
皮下脂肪所以引人关注,因为它的堆积会造成肥胖,影响身材。肥胖在某些西方发达国家中占总人口三成以上,在我国也有增加的趋势,需要警惕。
和其他特性一样,皮下脂肪的厚度与基因有关,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关于肥胖基因的研究是生物学的热门前沿,尽管只是冰山一隅,也给我们揭示出一些科学规律。在食物过足的情况下,确实有一些人比另一些人更容易长胖。已经识别出的基因包括FTO,NPC1等等。(注意,这是一个未知大于已知的领域,其原因可能随时都在被添加或改写。)
人体的脂肪细胞数目相对稳定,因为脂肪细胞在一般情况下只增大体积,不显著增加数目。但当体积增大到四倍左右的时候,脂肪细胞就会靠增加数目来增加脂肪总量了。所以减肥总是困难,最好的办法是小心不要长胖。
皮脂就是贮存于皮下的脂肪组织,人体的脂肪大约有2/3贮存在皮下组织。通过测量皮下脂肪的厚度,不仅可以了解皮下脂肪的厚度,判断人体的肥瘦情况,而且还可以用所测的皮脂厚度推测全身脂肪的数量,评价人身组成的比例。
/iknow-pic.cdn.bcebos.com/aec379310a55b319ba1b2a404ea98226cffc1720"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aec379310a55b319ba1b2a404ea98226cffc1720?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
资料参考:/baike.baidu.com/item/%E7%9A%AE%E4%B8%8B%E8%84%82%E8%82%AA"target="_blank"title="百度百科,皮下脂肪">百度百科,皮下脂肪